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東京,開啟美食敏感度的地方
初到日本,因為語言不通簡直是寸步難行,不僅找不到工作,也沒有朋友,只好先進東京的語言學校從頭學起,每天窩在租來的小房間裡猛K日文,日子寂寞清苦,還好當時的老師金田一小姐讓她每週到老師家打掃,藉此賺取基本的生活費,同時也可以和老師的家人聊聊天,趁機練習對話。漸漸地日文能力進步了,工讀機會也從在居酒屋洗碗提升到擔任餐廳的外場服務生,也因如此間接培養出對美食的敏感度,這也是對日本料理有興趣的第一個念頭。
東京是國際化又新奇有趣的大都會區,經常可以接觸到各式各樣的美食文化,於是興起了當“專業料理人”的想法,當時的想法是-「只要擁有烹飪這項專長,將來只要揮舞一鍋一鏟就能行遍天下」。於是進入日本新宿調理專門學校修習日式料理,說也奇怪,原本對料理一竅不通的她,面對課堂裡各種陌生的理論及嚴謹的烹調方式竟然毫無壓力,或許是對料理有天份吧!同學們學得辛苦的課程都學得相當開心,每天都躍躍欲試想學習新的料理技巧。


順利畢業後,為了更熟悉餐飲業的實務操作,到了淺草橋的懷石料理餐廳工作,想借著十分精緻的懷石料理來磨練手藝,要求自己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盡善盡美,每天都戰戰兢兢的學習前輩的經驗(在日本這是很重要的工作精神喔!),偶爾因犯錯被師傅吼罵,也謹記在心,並且提醒自己要把挫折當成學習新能力的跳板,絕不能稍遇不順就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