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每次到了季節交替,或是入冬之後,傳統中國的藥燉配方就開始出現了,不管是媽媽的愛心手藝,路邊暖呼呼的羊肉爐或藥燉排骨、薑母鴨,都是讓人身暖心更暖的一帖良方。

中國自古以就是用藥草、藥補來強身健體,也是治療病理的工具,至今五千年的歷史,凝聚了前人種種的智慧與經驗,才會流傳至今。像中國完成第一部藥草誌「神農草本經」,就記載了365種藥物。而最早使用藥草的還不是中國人,而是蘇美利亞人,當時他們就使用茴香和百里香;而古埃及人更以象形文字將花草處方記載在草紙書上。追求力與美的希臘人也早在醫學的著作中記載了三、四百種花草療方。

到了中古世紀時期,英國都鐸王朝的御醫在西元1597出版了藥草簡史,是英國最早的著名花草書籍之一,廣泛在民間流行。目前更被許多歐美醫生推薦利用藥草茶來替代一些藥物。
由此可看來,無論中西方,在疾病的治療上皆取自大地,善用植物的自然療效。在回歸自然、輕鬆養身的訴求之下,花草茶更以她清新的香氣,為愛好者提供悠閒自在的心情細細品嚐。

花草茶所具有的效果會因花草的種類而異,但是其中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抗氧化的作用。花草裡面含有許多可使活性氧變為無害的成分。還有助於排出成人並有密切關係的膽固醇、含有多量對便秘有效的食物纖維、也不含咖啡因等等,都是花草茶共通的優點。

能夠紓解緊張,安撫煩躁的情緒,恢復身心的平衡,更是現代文明社會人會轉往花草需求的原因;加上花草的利尿效能夠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提高新陳代謝,為現代人鮮少運動的忙碌生活,提供了一項簡便助於美容和健康的方法,真是溫和又不失優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