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何謂寒天?根據字意來看,寒天是日文漢字,發音為
"kanten ",根據漢日字典的解釋可以知道,其實寒天指的就是洋菜,所以我們在以往看到的日文翻譯書中,如果看到翻譯為「洋菜」的話,那麼日文原文書上出現的漢字應該就是「寒天」二字,這是無須質疑的。
寒天的原料,從商品行銷節目來看,都是在商言商。大多在鼓吹寒天和洋菜的差別,甚至全盤否認洋菜和寒天的同質性,有貴寒天而便宜洋菜的傾向。而電視節目中銷售的寒天價位也是貴的嚇人,但是以營養師的觀點則多是認同兩者的同質性。似是而非的論點一多,似乎也讓消費者看得霧煞煞,到底這兩種東西是一樣還是不一樣呢?
從某些方面來看,其實寒天和洋菜的確有相似處。說得玄一點,是,也不是。總之,寒天其實是洋菜,但是洋菜卻不完全等於寒天。這該怎麼說呢?
開宗明義來講,這兩者是同一類的東西,都是天然藻類提煉出來的,也都是纖維含量高(大約70%多∼80%)的食材,但是所選用的藻類不同、水質不同、萃取的技術不同、加工生產的品管方式也不同,所以造成了兩者之間的差別。
以蘋果為例來說明就相當貼切。同樣是蘋果,有一顆幾百元的蘋果,也有一顆10元的蘋果,不管價格是如何,都具有蘋果的基本功效,但在口感和成分上就是不同,只是看消費者的訴求為何。所以我們可以說,寒天是「日本的洋菜」,也可以說寒天是「比較講究的洋菜」,寒天可說是台灣哈日風延燒加溫後,所風行的一種日本商品。 |
|
|
 |
|
在一片搶購寒天的風潮之下,也有人把台灣的洋菜直接定位為寒天,像現在市面上販賣的洋菜商品包裝上已經直接加上刮號註明【寒天】兩字。其實對消費者來說,兩者還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在價格。以台灣洋菜的價錢來說,兩小包(一包約4公克)的洋菜粉大約二、三十元,但是寒天的價格就很不一定了,同樣的份量,有的價格和洋菜差不多,但也有是洋菜好幾倍的價格,市場上漫天開價,會令消費者不禁懷疑,到底自己花的錢買到的是不是正宗的寒天?有沒有白花冤枉錢?
大致上,日本寒天的價格的確是比洋菜貴。其實要想買到真正的寒天並不困難,根據日商寒天酵素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志先生指出,嚴格來講,寒天是日本的產品,在台灣生產的並不能稱為寒天,充其量只能說是洋菜。但是一般要從外觀上辨認出兩者的差別其實還挺困難。
目前比較保險的選購方式,就是直接購買日本產品。辨認方式可以從商品條碼來看,日本商品的國別碼是45和49,台灣的是471。如果想要購買出自日本的寒天產品,一般來說,在日本超商、百貨公司購買應該都沒什麼問題,因為日本厚生省就有嚴格規定,凡是販售寒天相關產品的商社一定要出具不含人工甘味劑、螢光增白劑、硼砂和鉛的相關證明。
在台灣,現在也有寒天的代理商在台販售寒天相關產品,有些也有取得農委會的檢驗報告。所以在選購時,也可以特別確認販售公司是否具相關的檢驗證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