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內含消化性澱粉及豐富維生素C,不但可生吃、燉煮、快炒,也可作成蘿蔔乾來使用;一般人認為蘿蔔為冷性食物,其實蘿蔔只有生吃時才屬冷性,熱食可幫助消化。挑選上可以注意外皮,如果皮的光澤色黃且粗糙,那麼在口感上較辛辣也比較苦和硬。

基礎處理
白蘿蔔是餐桌上常見的料理之一,在市場裡也很常見,有時會見到裹著紅土的白蘿蔔,或是已洗的白淨白蘿蔔,通常在沙質地種植的蘿蔔,皮較細吃起來也較清脆,相反地紅土地質所種的蘿蔔,皮則粗糙,吃起來口感硬。

1白蘿蔔洗淨並瀝乾水份後,去掉蒂頭的部份。
2將作法1的白蘿蔔去掉尾端的部份。
3再以刮刀削去白蘿蔔的外皮。

蘿蔔湯
材料
白蘿蔔 720公克、紅蘿蔔 75公克、甜不辣 200公克、豬血糕 160公克、貢丸 5顆、芹菜末 適量、水 適量
調味料
鹽 少許、香油 少許
作法
1. 白蘿蔔和紅蘿蔔分別洗淨後去皮、切小塊狀備用。
2. 甜不辣洗淨、切片;豬血糕洗淨、切小片;貢丸洗淨,取一面輕劃十字備用。
3. 煮一鍋水,待水滾沸後放入作法1的材料煮約5分鐘至熟,再加入作法2的所有材料,一起以大火煮至滾沸。
4. 待作法3的湯滾後加入所有調味料調味,最後撒上芹菜末即可。
 
牛蒡生產季節是在每年的2∼4月盛產,不過因為耐儲存,所以可以全年供貨。因為牛蒡富有高量的營養份所以有台灣高麗之稱,特殊的口感和甜味一直深受日本人的喜愛,也因為其迷人的香味而被台灣人拿來當作泡茶的材料。

基礎處理
牛蒡呈細長圓柱狀,種植於地下泥土裡,因此外層的皮沾了泥土,在清洗時要相當注意,因為外層的皮較薄,在清洗時要放在水裡,以兩用式的菜瓜布,使用黃色較柔軟的部份輕輕洗去上面的污泥才行,而且在將牛蒡切成絲後一定要泡入冷水中,以免牛蒡絲因接觸空氣氧化變黑。
1將牛蒡放入水中以菜瓜布輕輕清洗掉上面的污泥。
2再取一湯匙,輕輕刮去牛蒡上的外皮。
3取一碗,將切好的牛蒡絲放入水中浸泡即可。

炸牛蒡絲

材料
牛蒡 70公克、沙拉油 300公克
麵衣材料
麵粉 40公克、蛋 1顆、橄欖油 1小匙、胡椒粉 1小匙
作法
1. 將牛蒡洗淨並瀝乾水份,先切片再切絲,然後泡入冷水裡備用。
2. 取一碗,將所有麵衣材料放入碗中拌勻備用。
3. 將作法1的牛蒡絲撈起並瀝乾水份,放在乾淨的紙巾上,將牛蒡絲剩餘的水分充份擦乾,再放入作法2的碗中均勻沾上麵衣。
4. 取一鍋,倒入300cc的沙拉油,待油燒熱至約60℃,取適量作法3的材料放入油鍋中,以中火油炸一下讓牛蒡表面呈金黃色後撈起即可。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