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走進四川麵館、點一碗最具代表性的擔擔麵吧!當服務人員將麵端上桌後,你可別急著質疑老闆說:「怎麼沒有肉燥、魯蛋、肉片,而且還沒有湯呀?」如果你有這樣的反應,就是已經把台南擔仔麵與川味擔擔麵給搞混了!

擔擔麵與擔仔麵完全沒有「親戚關係」!擔擔麵是四川傳統平民小吃,早期小販挑著扁擔沿街叫賣的乾拌麵,被統稱為「擔擔麵」。擔擔麵亦可稱為「麻醬麵」,因為主要的拌麵材料就是芝麻醬。芝麻醬、花椒、辣油、醋等調味料是擔擔麵的重要主角,花生粉則是最佳配角,有了這些調味料,讓一碗看似平凡的擔擔麵充滿多元的變化。

擔仔麵則是台南地方小吃,最初也是小販以扁擔挑著上街叫賣的湯麵,一小坨燙熟的油麵,佐上香噴噴的肉臊、蒜泥、醋,再加上甜蝦頭熬製的高湯,就是一碗熱騰騰、風味獨特的擔仔麵。
由於四川盆地氣候溫熱潮濕,當地人無論在生理或是味覺上,都會對辛辣芳香的食物產生自然的需要,以刺激味覺,並滿足人體代謝的需求、抵禦疾病的侵襲,因而川菜偏重辣、麻、酸、香。

川味麵食當然也脫離不了麻(花椒)、辣(辣椒)、酸(醋)等調味。客倌一旦走進川味麵館裡,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論是吃麵還是品味小菜,「辣」是一定少不了的。但伴隨著花椒、醋、辣椒等調味料,麵點下肚後,可是會有一股「辣在嘴裡、爽在心裡」的舒暢感覺,但絕不會有腸胃翻滾的「好討厭感覺」,除非你把川味麵點當作在吃麻辣鍋看待。

已經五十多年歷史「老鄧擔擔麵」老闆何錫坤指出,在川味麵食裡,調味料的功能在於提味,所以不需要過於強調「麻」、「辣」,一定要能讓客人「食能下肚」,「如果做到又辣、又麻,客人的舌根因而變硬了,反而會食不知味、無法入口的反效果,有違推廣四川麵食的目的。」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