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起大泡泡
蛋白一定要不斷的用打蛋器攪打成液態後,讓它表面上出現許多不規則的大泡泡才是正確的。
戚風蛋糕的作法是先將雞蛋分為蛋白、蛋黃兩部分,個別分開攪拌完成後再混合的作法。因此糖蛋白的攪拌動作需要經過4個階段的考驗,稍微不留神注意,往往就會功虧一簣而失敗了喔!
.
隨問隨答
.
Q 為什麼打蛋的碗一定要無水無油的狀態才能使用呢?
A這是因為蛋白在攪打過後,會呈現出膠凝狀態,如果遇到了水或油,就不能完整呈現膠凝狀態,也會沒辦法包住空氣而影響到最後蛋糕完成時的口感。
.
Q 為什麼蛋黃攪拌到最後,仍無法呈現出光滑細緻又有流性的麵糊呢?
A這是因為在測量材料重量時,不夠準確所導致的後果。如果你的麵糊呈現出乾硬狀態,即表示乾性材料加入太多;反之如果麵糊呈現稀稀的液狀,即表示流性材料加太多囉!所謂的乾性材料,指的就是低筋麵粉、糖、泡打粉或鹽等材料;流性材料則是指沙拉油、蛋黃、牛奶等之類的材料。
.
細砂糖分3次加入,第一次加入1/3細砂糖後先攪打成細泡泡
將1/3的細砂糖加入,蛋白經攪拌後大泡泡會消失,逐漸成為許多的細小泡泡。
.
第二次加入1/3細砂糖後,攪拌至濕性發泡
濕性發泡的確認方法,就是將糖蛋白攪拌到用刮刀取一些出來後,會呈現出泡泡滴垂下來的狀態才是正確濕性發泡的樣子喔!
第三次加入1/3細砂糖,攪拌至乾性發泡
乾性發泡的確認方法,就是用刮刀將糖蛋白取一些出來後,會呈現出泡泡站起來而不滴垂的狀態。
.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