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因為菜刀握法,只是一種簡單的技巧,不需要練習就非常容易學會,如果你以前都習慣只用一種握法,現在只要照著我們的示範去做,你會發現拿菜刀會變得輕鬆很多喔!

第一種是最常用的一種握法,也是最標準的菜刀握法,握的時候,食指和拇指分別在刀的兩側,握住刀跟部分,其餘三指很自然握住刀柄。這種握法能夠讓菜刀保持穩定,不會輕易晃動,是一種最安全,也最能夠幫助刀法進步的握法。在大部分情形下,都是採用這種握法。
 
第二種握法和第一種握法最大的差別,是食指放置的位置。通常利用刀尖處理食物的時候,像是在花枝上劃刀紋,我們可以把食指放在刀背上,利用食指的觸感,下刀的時候力道拿捏會更準確。平常切東西的時候,有人會採用第二種握法,這其實是不正確的。一方面因為這種握法比較沒辦法讓刀身穩定,用力的時候,容易發生危險;另一方面,食指承受太大壓力,久了以後對食指也有傷害,常常會覺得痠痛不適。
 
第三種握法,是在剁碎東西的時候用的。通常要把食材剁成碎末,會先切成片狀,然後再切成絲,切絲後再切成細丁,接下來才是用這種握法一刀刀把食物剁碎。把拇指放在刀背上,其他四指自然握住刀柄,這樣刀身會有一個下壓的力量,剁東西的時候,刀不需舉太高,也容易加速,會覺得比較輕鬆。如果不用這種握法,手一下就痠了。
 
第四種握法,基本上並不是真的一種握法,它是用第一種握法拿刀,然後用另一隻手靠近手腕的部分,去壓刀背接近刀尖的部分。用這種方法,可以輔助第三種握法,讓食物更容易切碎。使用的時候,可以用握刀的那一隻手控制方向,然後像翹翹板那樣,讓菜刀在食物上反覆輾動。經過這樣的動作,一些原本在剁的時候沒剁到的食物,也可以輕易切碎。
一般切厚片,厚度約為1分分,適用在煎、炸烹調法。
條狀的長度一般約為3~4公分,厚度約為1公分,細條則在0.5公分左右,適用在煎、煮烹調法。
分大丁、小丁,先將食材切成厚片再切成條狀,最後才切成四方丁狀,小丁約1x1公分,適用爆炒等快熟的料理食材烹調法,大部份用在配料或辛香料上。
切絲約0.2~0.3公分,一般用在涼拌或炒的烹調法,最常見就是蔥絲、薑絲。
一般用在大型的食材,如根莖類的芋頭、馬鈴薯等,大約就是大塊的三角形塊狀,適用在燉、煮烹調法。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