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A 白飯 200公克
大骨高湯 700㏄
雞蛋(打散) 1顆
蔥花 5公克
油條(切小塊) 10公克
B 皮蛋(切小塊) 1顆
豬絞肉 50公克
花枝(切絲) 30公克
豬肝(切薄片) 25公克
玉米粒(罐頭) 25公克
鹽 1/8茶匙
白胡椒粉 少許
香油 1/2茶匙
1. 將白飯放入大碗中,加入約50㏄的水,用大湯匙將有結塊的白飯壓散,備用。
2. 取一鍋,將大骨高湯倒入鍋中煮開,再放入作法1壓散的白飯,煮滾後轉小火,續煮約5分鐘至米粒糊爛。
3. 於作法2中加入所有材料B,並用大湯匙攪拌均勻,再煮約1分鐘後加入鹽、白胡椒粉、香油拌勻,接著淋入打散的雞蛋,拌勻凝固後熄火。
4. 起鍋裝碗後,可依個人喜好撒上蔥花及小塊油條搭配即可。


大骨高湯作法
材料:
豬大骨1200公克、水3600㏄
作法:
1. 豬大骨敲破,放入滾水中汆燙,再撈起洗淨、瀝乾,備用。
2. 取一湯鍋,放入作法1的豬大骨,再加入3600㏄的水,用中火煮滾後,撈去表面浮沫,轉微火不加蓋子續煮約2小時,再撈除大骨即可。
備註: 如果懶得花時間熬大骨高湯,也可以直接購買市售高湯,或是直接用開水替代,雖然
口感上稍有不同,不過卻是個省時的便利方法喔。
廣東粥是我們最常吃的粥品,想在自己廚房享用五星級的廣東粥,就得先學會煮“粥底”,學會了最重要的一個步驟,自然就容易煮出可口的各式粥品了。
白米 1杯
水 17杯
皮蛋 1/2顆
腐皮 1/2張
沙拉油 1小匙
1. 將白米用冷水掏洗乾淨,倒掉多餘的水份,拌入皮蛋並加1小匙沙拉油醃至少1小時備用。
2. 腐皮洗淨,以冷水泡一下至稍軟即可取出備用。
3. 取一不鏽鋼深鍋加入17杯水,用大火將水煮開,放入作法1的白米及作法2的腐皮繼續煮至滾開,再轉小火,維持滾開的狀況邊煮邊攪,一直煮1∼1.5小時至米糊化即可。


老師叮嚀
煮一碗好吃的粥其實一點也不難,先將白米拌入少許油,這樣比較容易煮開,專業術語叫「開花」,並記得在煮得過程中,要不辭辛苦的攪拌,別讓米粒黏鍋,當看到米心融化時即可離開,就可以吃到不太糊又有稠度的好粥囉!
A 豬肉片7 5公克
豬腰7 5 公克
粉腸7 5 公克
豬肚1/2副(約75公克)
廣東粥底8杯
蒜頭1顆
薑片少許
蔥段少許
油條1條
蔥花少許
香菜少許
B 豬肝1 副( 約75公克)
太白粉少許
胡椒粉少許
鹽1/2匙
雞粉1小匙
麻油少許
1. 豬肉片洗淨,切絲;豬肝洗淨,切片後拌入少許太白粉備用。
2. 豬腰先以刀切去邊緣部分,再挑去內部筋膜及白色油脂部份後,於表層順著邊緣斜切花但不切斷,再將整個豬腰切片,以清水洗淨備用。
3. 粉腸拉直,將蒜頭從一端推入,慢慢推至另一端後取出,再以流動的清水慢慢沖洗乾淨備用。
4. 豬肚拌入少許太白粉後洗淨,再取一深鍋加入可蓋過粉腸及豬肚的水量煮至滾,放入豬肚、作法3的粉腸及薑片、蔥段煮約1小時至軟後撈起瀝乾,而粉腸切段、豬肚切細條狀備用。
5. 將油條切小段,用約120℃的油溫,以小火炸約30秒至酥脆後,撈起瀝乾油備用。
6. 取一深鍋,倒入8杯廣東粥底以小火煮開,放入作法1、2、4的材料及所有調味料一起煮開後,再煮2分鐘即熄火,食用前加入作法5的油條及香菜、蔥花即可。


煮出好味道
作法1中豬肉片、豬肝拌太白粉是為避免血水,會產生澀味,影響口感,而且煮粥的美味秘訣就在於廣東粥粥底加材料及調味料一起煮時,火侯必須控制在使粥底能夠持續在滾開的狀態,且要一直慢慢攪動,以免鍋底的米粒燒焦。


牛肉 6兩
雞蛋 2顆
廣東粥粥底 8杯
嫩精 少許
太白粉 少許
白胡椒粉 少許
鹽 1又1/2小匙
雞粉 1小匙
香油 少許
1. 牛肉洗淨,切片,再與少許鹽、嫩精、太白粉拌勻,醃約10分鐘至軟化入味;雞蛋打散成蛋液備用。
2. 取一深鍋,倒入8杯廣東粥粥底以小火煮開,放入作法1的牛肉片,煮開後再煮2分鐘,最後將蛋液淋在粥上,順時針攪開,再撒上白胡椒粉即可。


乾香菇 2兩
雞腿 8兩
廣東粥粥底 8杯
太白粉 1又1/2小匙
沙拉油 少許
水 1杯
蔥花 適量
鹽 少許
雞粉 少許
1. 乾香菇以冷水泡軟,去蒂並倒掉水,用1小匙太白粉抓洗後,將溶於水的太白粉及髒污倒掉,捏乾香菇取出切片,再拌少許沙拉油備用。
2. 雞腿除去雞骨,將雞肉切塊後,用少許鹽、太白粉拌勻備用。
3. 取一深鍋,倒入8杯廣東粥粥底以小火煮開,加入作法1的香菇及作法2的雞塊,續煮15分鐘後加入所有調味料拌勻,起鍋前撒上蔥花即可。




白飯3杯
軟絲3 兩
海瓜子4兩
水6杯
蝦仁3兩
帶子2兩
薑絲少許
紅蘿蔔片適量
香菜少許
鹽少許
雞粉少許
白胡
椒粉少許
麻油少許
1. 軟絲洗淨,切片;海瓜子以冷水浸泡約1小時使其吐沙,再以滾水將海瓜子煮至殼皆打開後撈出;蝦仁洗淨,挑去腸泥;帶子洗淨備用。
2. 取一深鍋,倒入6杯水煮開後,加入白飯續煮15分鐘,與作法1的蝦仁、帶子、紅蘿蔔片、薑絲和所有調味料再續煮2分鐘,最後加入作法1的其餘材料再度煮開後擺上香菜即可。


煮出好味道
香港人稱「軟絲」為「魷魚」;在此粥作法中調味料是在軟絲前就得加入了,主要因為軟絲容易熟,若最後才調味,會煮得太老,影響口感。
煮出好味道
若芋頭放太久未用,很容易就會腐爛,最好的保存方法是去皮、切塊,用油炸熟後冷藏;芋頭容易煮化,所以切塊的大小約與排骨相當即可,若切得太小,就會完全化入粥中,影響口感;如果要做甜食,可以將芋頭切片蒸熟後再冷藏。而若用廣東粥底替代米,只需用小火煮開就可以丟入排骨了,其餘步驟皆相同。
排骨8兩
芋頭6兩
水12杯
白米1杯
鹽1/2小匙
雞粉1小匙
1. 排骨洗淨,切塊,以滾水汆燙一下即撈起備用。
2. 芋頭削去外皮,切塊後洗淨,並放入120℃的油鍋中以小火炸至外皮呈黃色時,撈起瀝乾油脂備用。
3. 取一深鍋,倒入12杯水,以大火煮開後放入洗淨的白米,轉小火一邊攪一邊煮約20分鐘,再放入作法1的排骨繼續煮30分鐘後,放入作法2的芋頭一起煮10分鐘,最後與所有調味料拌勻,撒上蔥花(材料外)即可。



白米 80公克
水 600㏄
地瓜葉 150公克
泡發香菇 80公克
豬絞肉 50公克
蒜頭酥 15公克
薑末 20公克
鹽 1/2茶匙
白胡椒粉 1/6茶匙
香油 1茶匙
1. 地瓜葉洗淨切碎;泡發香菇切絲備用。
2. 白米洗淨後與水放入內鍋中,放入作法1的泡發香菇絲、蒜頭酥和薑末。
3. 將內鍋放入電鍋中,外鍋加入2杯水,按下開關,煮約30分鐘後,打開電鍋蓋,放入豬絞肉和地瓜葉拌勻,再蓋上電鍋蓋續煮。
4. 煮至開關跳起,打開電鍋蓋,加入調味料拌勻,盛入碗中即可。


白米 80公克
水 600㏄
玉米醬 200公克
洋火腿 40公克
紅蘿蔔 40公克
洋蔥 40公克
薑末 20公克
切達起司粉 30公克
奶粉 2大匙
鹽 1/2茶匙
白胡椒粉 1/4茶匙
1. 洋火腿切小片;紅蘿蔔和洋蔥切丁。
2. 白米洗淨後與水及玉米醬、紅蘿蔔丁、洋蔥丁放入內鍋中,蓋上電子鍋蓋,按下開關選擇「煮粥」功能後,按「開始鍵」開始。
3. 煮約30分鐘後打開電子鍋蓋,放入薑末、洋火腿片拌開,再蓋上鍋蓋續煮。
4. 煮至開關跳起,打開電子鍋蓋,加入所有調味料和切達起司粉拌勻後,盛入碗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