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相關]有7種食材
羅勒、Basil、九層塔、十里香
簡單的說,西方人口中的羅勒其實就是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九層塔",只不過九層塔是羅勒中風味較辛香的品種。羅勒原產於西亞及印度,早在希臘、羅馬時代羅勒就被奉為尊貴的"香草之王";印度人更將羅勒視為神聖的香草,是獻給神明的珍貴祭品;至於中南美洲國家則把羅勒當成保平安的吉祥物。羅勒的品種繁多,較常見的有甜蜜羅勒、紫紅羅勒,以及泛著檸檬清香的檸檬羅勒,羅勒特殊的香氣不僅能提振精神,還具有驅除蚊蟲的效果。 大致說來,羅勒具有強身健胃、促進消化及驅風解熱的功效,在料理上的應用非常廣泛,搭配任何食材都不突兀,羅勒與蕃茄尤其對味,義大利人將它們視為天作之合,舉凡沙拉、披薩、義大利麵中都少不了羅勒及蕃茄;此外在泰國及越南料理中,羅勒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由於羅勒加熱後容易氧化,且風味會變淡,所以必須在短時間內烹煮完成。吃完正餐後喝一杯清爽的羅勒茶可以去除口中的油膩感;若用較濃醇的羅勒茶漱口,則可有效消除口腔炎的症狀。 羅勒有許多品種,因其強烈的香味,被用來廣泛的應用在海鮮料理之中,一般來說目前台灣看到的九層塔香味濃烈,適用於口味較重的料理之中。乾燥的羅勒碎片大多為進口的歐洲品種,香味雖沒有九層塔強烈,仍然被廣泛的用來製作醬料、或是用於披薩的香料。 「羅勒」與「薄荷」為近親,其別名是「九層塔」、「十里香」,相信這麼一說,大家應該都清楚「羅勒」到底是何方神聖了吧!不過,此種香料目前分為亞洲與歐洲的品種,氣味上略有差別,一般說來,亞洲品種的氣味較濃烈一些。而談到其用途,我們除了在「三杯雞」、「炒蛤蜊」等中式熱炒菜餚中常見到其蹤影,義大利麵、披薩與海鮮沙拉也時常會應用羅勒來增添美味。具有穩定、鎮靜、殺菌等功效。酸枳、羅望子
酸枳又叫做羅望子,是南洋料理中,酸味的來源之一。一般的料理都可以使用,炒飯、炒麵,或是煮湯時,都可以加入少許的酸枳汁來調味。 味道柔和,介於甜與微酸之間,比一般梅子甜,一般的料理都可以使用。市面上買回來的酸枳,先用溫水泡開,再將它搓融,與水混合均勻,挑除籽粒,即為酸枳汁。含有酸枳汁的調味料與飯拌炒,可豐富米飯的口感。在連鎖超市可購買得到。羅勒、Basil
產地:印度、東南亞 效用:穩定、鎮靜、殺菌 「羅勒」與「薄荷」為近親,其別名是「九層塔」、「十里香」,相信這麼一說,大家應該都清楚「羅勒」到底是何方神聖了吧!不過,此種香料目前分為亞洲與歐洲的品種,氣味上略有差別,一般說來,亞洲品種的氣味較濃烈一些。而談到其用途,我們除了在「三杯雞」、「炒蛤蜊」等中式熱炒菜餚中常見到其蹤影,義大利麵、披薩與海鮮沙拉也時常會應用羅勒來增添美味。酸枳醬、酸枳、羅望子、Tamarind
酸枳又叫做羅望子,是由一種長得像花生的天然果實提煉出來的,帶有特殊的酸味,是南洋料理中,酸味的來源之一,羅望子也有甜味的,不過台灣並沒有進口。市面上可以看到兩種形式的販售,一種是酸枳醬,另外一種是酸枳。酸枳醬可直接使用,烹煮菜餚時直接加入;而酸枳的使用方法,則只是要取其汁,作法是將酸枳560公克加上1杯溫開水慢慢調勻,等酸味出來後,再過濾,就可以得到酸枳汁。酸枳汁的用途很廣泛,一般的料理都可以使用,炒飯、炒麵,或是煮湯時,都可以加入少許的酸枳汁來調味。羅望果、
長條狀的羅望果又名「狗大便」,果殼乾燥清脆易破裂,只要輕輕將果殼壓破即可取出類似龍眼乾的果肉來食用,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質與鐵質,可補血氣、預防感冒、有益神經系統。羅沙果、
鵝黃色的外皮帶有少許黑色斑點,只要用手將果皮剝開即可食用,口感甘甜並富含鐵質、鈣質及維生素,有保護視力、預防牙齦出血等功效。羅勒、Basil、九層塔
英文名稱:Basil 別稱:九層塔(亞洲品種) 儲存方式:新鮮羅勒保持乾燥放入冰箱冷藏可保存3∼5天左右,若放入冷凍則可放置3個月以上,而乾燥的羅勒則可存放約1年左右。 食用部分:葉片、嫩枝。 料理方式:西式料理中常見羅勒用來製作青醬或其他醬料,此外用來作拌沙拉、燉湯品、加奶油作成餡料也是不錯的料理方式;而部分亞洲品種的羅勒又稱作九層塔,味道較為嗆辣,大多用來熱炒當作爆香或提味的材料。 美味重點:羅勒特有的香味很適合用來去腥提味,但由於新鮮的葉片很容易損傷變黑,若不想破壞葉子的外觀,記得快起鍋前再添加羅勒,待香味散發後立刻起鍋,就能保持外觀的完整且較不易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