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可樂餅有個可愛的名字引人好奇。話說可樂餅的由來已不可考,有人說是從南美洲,也有人說是從法國傳來的。但比較可信的部份是可樂餅的日文發音,來自於法文的『Croquette』,是名副其實的舶來品。這原本是法國的家庭料理—炸肉餅,相傳在明治年間登陸日本,經過擅長改良的日本人發揚光大,到了大正時期,一躍成為日本洋食的代表性食物之一。
馬鈴薯是可樂餅的靈魂人物,蒸軟之後鬆軟的馬鈴薯泥加上洋蔥碎肉,裹上沾粉下油鍋炸成外表呈漂亮的金黃色,簡單步驟單純風味,單一食物極度美味,這簡約主義一直都是日本料理的精髓。傳到台灣後,愛嚐新愛熱鬧的台灣人,加入創意和熱情,山珍海味皆可試,把可樂餅口味擴展至無限可能,甜鹹客家台式都成為這可樂餅家族的成員。近年來,從日本餐廳的高級料理到街頭小食,可樂餅受歡迎的程度依然不減,在台灣也找到它的一方天地。
1 將馬鈴薯洗淨、削皮後放入蒸籠,以中大火隔水蒸約30∼40分鐘,至馬鈴薯熟透。 2 將作法1的馬鈴薯取出放涼,放置室內風乾約2小時。 3 熱油鍋,炒香洋蔥丁,再放入章魚、花枝、魚板、竹輪及柴魚片拌炒,最後再加入蕃茄醬。 4 將作法2的馬鈴薯以湯匙壓成馬鈴薯泥。
5 將作法3的內餡和作法4的馬鈴薯泥,以1:1的比例攪拌均勻。 6 將作法5混合好的馬鈴薯泥分成適當大小,用手搓成圓形,並於表面沾上太白粉。 7 將作法6的可樂餅,用模型壓成圓餅狀,再依序沾上蛋液和麵包粉備用。
8 將作法7的可樂餅半成品放入160∼170℃的油鍋中,以中小火炸至表面呈金黃色,即可撈起瀝油。
一、最佳賞味時間
剛炸好的5分鐘,是可樂餅風味最佳的時候,如果放涼後要再拿起來吃,千萬不要回鍋油炸,只要微波後再稍微用烤箱烤一下即可。
二、這樣作更好吃
馬鈴薯蒸軟後,因為還飽含水份,不要急著把馬鈴薯壓成泥,可以放在室內自然風乾約2小時,等水份少一點,自製可樂餅就更容易成功。
三、酸甜沾醬最對味
雖然可樂餅不沾醬就很好吃,但店家自製的塔塔醬,以洋蔥、酸黃瓜、沙拉醬、白醋和糖混合製成,甜甜酸酸的沾醬帶給可樂餅不同的風貌。
四、山珍海味皆可包
若也想自製創意十足的可樂餅,大膽嘗試,別為食材受限,但不宜加入水份過多的食材,若想嘗試甜口味,加入水果例如香蕉、榴槤等都是很棒的主意。
加入章魚、花枝、魚板、竹輪及柴魚片,口感十足,風味一流,是最受店內顧客擁護的人氣第一名。 味道獨特的羅勒,總是讓男性顧客一吃就愛上它,再加上台式蒜味香腸和香脆的蒜頭酥,特殊魅力勇奪第二名寶座。 香醇濃厚的咖哩人人愛,雞丁、咖哩加洋蔥,經典組合叫人一吃難忘。
可樂餅不斷研發新口味,店家對此也樂此不疲,日式、台式、甜味,甚至客家風味,都曾經加入這個可樂餅的大熔爐,累計下來前前後後共曾研發出20幾種內餡,可樂餅加入創意大變身,看看你最喜歡那一種!
酸酸甜甜的泰式酸辣醬加上紅蘿蔔、木耳、肉絲和蛋,獨家風味讓你吃過還想再吃。 沒想過這個經典台菜鳳梨蝦球,也可以和可樂餅結為親家吧!新鮮鳳梨和蝦仁,異國聯姻創意十足。
轉個彎香料美食

台北市大安區泰順街16巷36號
(02)2366-1277
在可樂餅中加入豬絞肉和青蔥,是日本傳統的經典口味,單單純純滋味,人氣永遠不墜。 加入鮪魚、洋蔥和沙拉醬,香香甜甜的滋味,最受小朋友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