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金黃色的外皮,淡紅色的章魚內餡,細薄的柴魚片和散落的綠海苔,宜人的香氣,令人食指大動,這就是日本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章魚燒。
酥脆的口感和軟嫩的內餡,想吃源自大阪的章魚燒嗎?這會兒不用上日本去囉,在台灣你也吃得到,甚至在家裡,你也可以自己動手做看看!


章魚燒的起源

台灣最近幾年風行起日式章魚燒,不管是在百貨公司的美食街,還是在各大夜市中都有它的足跡,也變化出各式各樣的口味,例如美乃滋、照燒醬、芥末醬等不一而足,一顆顆金黃色且一口大小的章魚燒,幾乎成為了台灣小吃異國風味的代表作之一。

章魚燒是日本關西一帶很受歡迎的小吃,主要是把章魚、天婦羅、高麗菜、紅蘿蔔以及蔥等蔬菜,加入和好的麵糊中,以小火煎燒後,再淋上特選的醬汁。
章魚燒據說是1933年是由大阪的「會津屋」的老闆遠藤留吉所創造出來的庶民小吃,當初的章魚燒吃法較單純,不講究醬料的使用,所以沒有濃郁的醬汁搭配,只有沾點淡味醋醬油來調味而已,不過這種重視原味的吃法,反而可以吃到麵糊和著章魚和天婦羅的原滋味,也頗受人們喜愛的。

後來這種簡單易做的創意點心,逐漸在大阪街頭巷弄裡廣為流傳,成為大阪人心目中極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章魚燒在大阪各地都可以吃到,甚至也流傳到其他地方,不論是以大阪始祖老店的會津屋的章魚燒,還是來自東京銀座的章魚燒,都已經漸漸融入在地化的口味,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菜單內容。

以台灣章魚燒和日本章魚燒比較,日式的章魚燒口感上偏鹹,蔬菜搭配上也不盡相同,除了章魚之外,有些店家的內餡會加上天婦羅,有些店則是選用胡蘿蔔、高麗菜等,每個地方會採用當地合適的材料和醬汁做各式的變化,使得章魚燒的種類日益增多,消費者也有更多的選擇。


章魚燒的特色

章魚燒最大的特色就是料實在、皮酥餡軟嫩,味道濃厚,尤其是「外皮酥,內餡軟嫩」的口感,更是小顆章魚燒中少見的。章魚燒要如何做出這種獨特的口感呢,築地銀章魚負責掌控品管的喬本英說這是有秘訣的,如何避免外皮變焦,還能把酥脆的口感煎燒出來,火候和時間的掌控是要件。



章魚燒的餡料

築地章魚燒用的章魚彈性和嚼勁十足,是成本較高的大塊章魚,章魚的鮮度幾乎可以生吃,適合拿來作生魚片,大塊章魚令人眼睛為之一亮,有值回票價的痛快感,除了章魚之外,餡料也很豐富,裡面有麵酥、紅蘿蔔、紅薑和蔥,麵酥本身含油量和調味恰到好處,能使得章魚燒口感更為軟嫩﹔而日本傳統調味醃製而成醬汁、口感微辣的紅薑以及麵糊中用以蝦米、海苔、雞蛋調製而成,

所有食材幾乎都由日本進口,為了使品質管控一致,採用的也是與日本總店相同的材料。

除了餡料外,淋在章魚燒上的醬料也很豐富,包括醬油、美乃滋、海苔粉、柴魚片,醬油是以昆布味的廣島醬汁為基底,搭配自創醬汁,再以慢火調製而成,濃郁香氣﹔比較特別的是醬汁中的海苔粉,是由日本有名的「四萬十川」採製而成的,獨特的清香,讓章魚燒美味加分。

 
章魚燒的醬料
由於章魚燒屬於地方性的小吃,許多店家都會發揮新意,在自己的麵糊或餡料上做點變化以吸引顧客,因此口味變化不會太大,像是築地章魚燒自創出銀座式章魚燒口味,不同於台式的日本口味,創造出另一種風味。它的口味分為原味和沾上各式醬料兩種,這裡介紹招牌銀章魚醬和甘味照燒醬兩種做代表。

甘味照燒醬

甘味照燒醬醬汁甜度較高,輔以海苔的清香,不添加美乃滋,
和招牌銀章魚醬不同之處是醬汁味道較為清淡。
不過它的章魚燒口味偏鹹,對喜愛清淡口味,建議可以不沾醬,直接吃原味也很不賴。其實,冷的章魚燒吃起來也是別有風味的。
愛吃熱騰騰的章魚燒,怕外帶變冷了,帶回家後可用烤箱烤約2∼3分鐘,即可吃到熱呼呼的章魚燒囉!

招牌銀章魚醬

招牌銀章魚醬是日本道地的口感,幾乎是完全一模一樣,此種
醬料口味偏鹹,和台式章魚燒不同之處在於,美乃滋吃起來較為清淡,不甜膩。
築地銀章魚 公館店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3段276號
(02)2364-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