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當你踏入位於北埔老街上的這家「老街粄條」,會立即為他懷舊質樸的感覺所吸引。復古風格中帶點粗曠,而厚實的木製桌椅與舊式的擺設,也都有著老闆特意設計的質樸風格。
老闆表示,在老街開店是最近6∼7年的事,更早期他們是在市場附近擺攤作生意。而「老街粄條」店內特色,顧名思義就是以粄條為主,而這裡半手工的粄條,口感Q韌,口味到地,每每一到假日,絕對是常常客滿。
|
|
|
|
|
 |
統客家菜餚中,粄條是最具客家食物的代表,北部客庄稱為「粄條」,而南部客家庄則稱之為「面帕粄」,也就是台灣人俗稱的「粿仔條」。由於用料簡單,粄條好吃與否,全關係在粄條的Q度,及爆香的蔥頭上。
堅持手工製法,這裡的粄條軟Q滑溜,口味道地,煮法上則乾、湯、炒各有所長。採用磨好的在來米米漿蒸熟後切成條狀,無論是煮成湯粄條或是乾粄條,滑溜紮實的口感都相當美味。
以湯粄條而言,老闆堅持湯頭要以豬大骨熬煮3∼4小時,而配菜上則改良傳統口味,加上榨菜,增加一點鹹味。至於炒粄條,則是加入肉 |
絲與洋蔥,再以大火快炒,讓粄條Q滑,又不會跑出太多油,吃起來又能嚐到洋蔥略帶甜味的味道。最後一種乾拌粄條,作法是淋上蒜蓉口味的醬油膏再擺上肉片即可。
而客家小炒原是客家婦女們,擅於運用手邊現有食材所衍生出的一道菜。由於不斷的翻新,客家小炒配料也漸趨向多元化,但是基本素材仍保有魷魚、豆乾、芹菜等。
老闆指出,在這裡吃到客家小炒絕對與外面店家口感不同,而關鍵就在於他們所採用的豆乾。這種黃色塊狀,身型飽滿的「紅豆乾」,軟Q的口感,是北埔才吃得到的好味道,不同於一般豆乾,炒久了容易乾癟過硬,這種紅豆乾,卻仍保持著猶如豆腐般的綿密口感。
這裡除了主食口味獨到之外,連辣椒醬也很特別,自製辣椒醬強調新鮮不添加防腐劑。老闆說,先將辣椒大火炒過,再加入蒜頭末、豆豉經過一個半小時熬煮,讓整個味道能散開來。這個自製辣椒醬不僅有獨特香氣,也是辣得很夠味。 |
|
|
|
 |
在店內牆上一隅,你可以看到懸掛著一本本泛黃的賣豬簿。老闆表示 ,這是有數幾年歷史的賣豬簿跟日清簿,詳細記載當時買賣的開銷。由於以前家中賣豬肉,才會留下這樣的紀錄,而現在則成為店內一項特殊擺設的鎮店之寶。
 |
新竹縣北埔廟前街 |
|
 |
03 5803-871 |
 |
平日 07:30∼17:00
假日 07:00∼19:00 |
 |
星期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