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位於大溪市場的這一家「百年油飯」創立於清末,已有百年歷史,更是得過「三代技術傳薪獎」殊榮的店家。創店初期以米製品為主要販售商品,如:米糕、紅龜粿、草仔粿、九燈炊等,還經歷過挑扁擔、推車叫賣的日子,直至後期較穩定才有設立店面,而目前已由第四代經營者游志成接手。

在日治時期是以「永樂亭」作為店名,當時更有許多日本人專程來此品嚐美食,一直到民國84年游志成才將店名改為「百年油飯」。


待客態度和藹親切

老闆游志成待客態度親切、熱誠,接手至今已有十餘年,店內營業項目除了有滿月油飯、新娘米糕、油飯批發外,平日門市中也有供應麵食小吃。除了油飯外,店中的招牌還有肉羹湯、四神湯、龍骨髓湯及人蔘雞湯等都深受顧客喜愛,常常到了中午時分,許多湯品都已經銷售一空。尤其這裡四神湯中的腸子吃起來入口即化,據老闆表示,連前總統李登輝都對此湯讚不絕口。而店內販售的油飯也是經過一番變革的,在第三代時仍採以粽子形式的外觀銷售,直到游志成接手後,才改成筒仔米糕的型態販賣。

好實在+手工技巧
糯米的選擇,老闆採用了特選自雲林濁水溪口感較Q的圓糯米,經長時間浸泡後,再炊煮出香甜Q軟的米飯。

在這除了糯米要好之外,油飯料好實在也很重要,配料可說是完全就地取材,如:復興鄉的香菇、魷魚、上等溫豬肉、宜蘭的蝦仁等,再加上祖傳祕方,可說風味獨特。其中不僅維持了傳統的手工拌飯技術,更以小火煮飯,再慢慢攪拌,讓餡料與糯米都能入味,因為著重火侯的控管,才能做出好吃的油飯。此外由於老闆堅持吃得健康,因此都採以少油、少鹽,不添加味精的原則來製作,所以油飯吃起來是軟而不油,香而不膩。

另外店內還販售有獨特風味的香辣油蘸醬,分別由黑豆鼓、沙茶、辣椒粉和辣豆瓣混製而成,頗受顧客好評。

這裡的肉羹湯,也是手工製作,在魚漿中加入些許瘦肉,再佐以配料稍作調味即可。一碗看似簡單的肉羹湯裡,卻是由筍絲、紅蘿蔔、胡椒粉、太白粉、鹽、糖調味而成。老闆說,要做出好湯頭,不一定要加什麼祕方,真正的祕訣在於火候、順序和溫度的掌控得宜才是真正的重點。
 
 桃園縣大溪鎮民權路17號
 (03)3881-681
 11:00∼20:00賣完為止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