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上:紅糯米、
右:粟米
下:竹筒飯


◎原住民主食-小米和糯米

小米也就是粟,是原住民的主食,在日常生活中,功用幾乎等於稻米。可以做成小米飯、小米粥或用來釀酒,它的黏性較強,也可製成糕餅點心,風味獨具。對原住民來說,吃小米有時含有特殊的意義,在雅美族的習俗中,若家中有人生病,為了讓病人好轉,也要打小米,獻贈給惡魔,使惡魔高興,病人的病情才得以好轉。排灣族的「小米奇那富」內餡是用小米混合豬肉,先用「拉米露」(一種野菜)包裹住,外層再包覆月桃葉,利用水煮後,剝開月桃葉,將內餡連同拉米露一起食用。
  紅糯米是阿美族的主食之一,也是阿美族在婚喪喜慶必備的食品。將比例一比三的紅、白糯米混合洗淨,並浸泡一夜後一起蒸熟,即成香Q可口的「紅糯米飯」,也可以用麵包樹巨大的葉片盛糯米食用,並趁熱吃,更能嚐到獨特的香味。竹筒飯是泰雅族和鄒族相當具代表的傳統美食,首先將糯米用清水浸泡半小時至一小時,晾乾後,放入竹筒內約九分滿,可視個人喜好加入紅豆、香菇或鹽巴,一起蒸熟。為增添竹筒飯的美味,可先將竹筒以炭火燒烤或抹鹽,使竹筒的香味充分融入糯米飯中,而竹筒必須選擇桂竹,竹筒飯蒸好時,桂竹上的竹膜會附著在糯米飯上,竹膜與糯米飯一起入口,別有一番風味。
  



而香蕉飯則是泰雅族特有的傳統料理,它是將香蕉去皮搗碎後,和生糯米一起拌勻,裝入燙熟的香蕉葉中蒸約四十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