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榖類雜糧大觀園

基本上,本書中的菜飯拌飯料理,除了雜糧類,如小米、玉米籽……之類盡量不做替代外,其他食譜中所使用的米都可替代,越光米、香米、長米、西螺米、池上米…可以自行玩起組合變化,試試哪一道米飯料理使用哪一種米是你的最愛喔!


糙米
糙米保有白米與胚芽米,保存了完整的稻米營養,富含醣類、脂肪、蛋白質以及維生素A、B群等,煮出來的飯口感米白米來得硬些。
烹煮時千萬不要直接放入鍋中,最好先以冷水浸泡1小時以上,待糙米本身已吸入不少水分後,再以1:1.5∼2的米水比例下去蒸煮,口感會比較細緻。

長糯米
長糯米即是秈糯,米粒細長,顏色呈粉白、不透明狀,黏性強。另有一種圓糯米,屬粳糯,形狀圓短,白色不透明,口感甜膩,黏度稍遜於長糯米。適合做粽子、酒釀、湯圓、米飯等等。
蒸米時,先將長糯米浸泡半小時以上,市面上甚至有須泡水6小時以上者,讓米粒吸收水分,煮時水分可放少一些。

越光米
以越光米而言,日本新瀉魚沼地區所產的品質最好,價格當然也最貴,因為當地的越光米明亮清澈,顆粒大,煮好的米飯光澤明亮而飽滿,入口的香甜迴盪不絕,贏得「日本第一米」的美譽。這跟當地的土壤、氣候以及一年只收成一次有絕大的關係。因此,會在市面上看到新瀉越光米以禮品的方式包裝,也就不足為奇了。美國加州產的越光米,品種來自日本,由於土壤和氣候的差異,種植出來的越光米口感也不太一樣,吃起來比日本所產的硬。而台灣生產的越光米,跟美國一樣也是來自日本。
蒸米時,米和水的比例約1:1∼1.3,即可煮出越光米的好味道。

池上米
在沒有汙染、水質優的台灣東部孕育出品質優良的池上米,自然而然擁有好味道,光是吃飯就是一種享受。
建議蒸米時,不需經過浸泡,直接以米水比例1:1.2,即可煮出白皙Q軟、香味四溢的米飯。

西螺米
倚靠富含氮、磷、鉀等有機物的濁水溪沖積成西螺的農田,土壤有黏性,正所謂好水出好米,仰賴濁水溪灌溉而成的西螺米,甚至在日據時代被選為日本皇室御用的「獻納米」。



美國長米
長米顧名思義,就是比一般的圓短米還要細長,煮好的美國長米粒粒分明,口感上不黏不膩,香Q甜軟,且食用之後,不易產生腹脹感。
蒸米前最好浸泡1小時。

泰國香米
泰國香米其實並不如台灣米來得飽滿有Q勁,其最大特點為乾燥鬆滑,此外,煮後的泰國香米有一股特殊而迷人的香氣,就是因為這股香氣,吸引人買來試試。泰國香米很適合用來做南洋咖哩飯或炒飯,輕輕鬆鬆就能讓米飯粒粒分明囉。
蒸米時,米水比以1:1.5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