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大排長龍的手搖珍珠奶茶
最初出現的珍珠奶茶是用雪克杯手搖調製的,顧客現點現調,所以需要一些等候調製的時間,加上珍珠奶茶初問市的新鮮感,以及口感好喝吸引顧客再三回流,所以排個長長的隊伍只為那一杯珍珠奶茶的情景,不會讓人太過意外。
陳小姐,21歲,附近上班族。「我喜歡她們這邊的珍珠,QQ的很好吃,奶茶也蠻香的,我有空就會過來買,我給四顆星。」 張小姐,22歲,附近上班族。「我二天就來買一次,這裡的珍珠奶茶濃也不會太甜,嗯!很好喝!如果五顆星是滿分的話,我給四顆星。」

台灣國茶的起始
提到珍珠奶茶的始祖,有人說是台南府城的涂宗和先生,他在1986年經營翰林茶館時便將煮熟的西米露放至玻璃杯中,再注入奶茶,此時他定名為「珍珠奶茶」,這可以說針對當時西米露在玻璃杯透明的照射下彷彿是珍珠般晶瑩惕透來命名的。另一說法是回溯至民國四十年,當時有一家「天馬茶房」賣手調紅茶,以雪克杯搖出泡沫紅茶的特色是台南地區的泡沫紅茶店的祖師爺。眾說紛紜之下,原創者是誰似乎是難以定奪,但這種將奶茶與粉圓結合,因粉圓像珍珠,於是取名為「珍珠奶茶」的飲料,卻風靡了整個台灣,號稱臺灣的國茶,成為台灣飲食文化之一。

盛傳有女明星說每天喝「珍珠奶茶」,除了有飽足感之外,奶茶的香醇也使她皮膚身材日益滑嫩豐腴,是滋養身體的好飲料。許多來台宣傳的電影歌星,如王菲、鞏利等回國後都念念不忘珍珠奶茶的特殊風味。事實上,它是否真的具備美顏功效,這是見人見智的看法。但是發展至今二十年的「珍珠奶茶」能仍舊贏得眾人的心,據「休閒小站」古亭店周小姐表示,這是因為珍珠奶茶特別的口感與一般只有飲料沒有珍珠顆粒的感覺不同,加上本來奶茶對小孩或一般胃不適與老人來說是比較溫和,相對的市場的接受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