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日本人也愛喝茶,茶雖然原來是由中國引進的,但他們後來卻自行發展成一套完整的茶道文化。古時候,日本人的茶道聚會中,主人必定會準備茶點,作為主客談天佐茶的點心。這種點心--又稱為和果子,通常會配合著季節的特色來製作,在口味上和視覺上都是要求的重點,所以師傅都極力的在求精緻,希望給食用的人也能得到視覺上的享受和滿足。和果子主要分為:

    一、凝凍類

這類點心是利用海藻的凝膠提煉出的膠性物質,幫助原來是汁液的原類凝結成凍,吃起來口感細滑,甜而不膩,以羊羹為代表。

    二、饅頭類

這裡的饅頭和中國的饅頭是不同的。在和果子裡,饅頭指的是包豆餡(主要是紅豆),經由烘烤製成的小點心,通常都做的小巧精緻,極易入口。

米製類

在米製類方面,有烘烤製成的仙貝,也有香軟的糰子。前者較硬,口味以鹹味為主(醬油為材料之一),更有多種形狀,外觀討喜,香脆可口;後者像我們的麻糬,以米糰蒸搗而成,口感柔軟富彈性,如鶯餅、大福等。

雖然,各式各樣的喫茶點心在材料上、製作的方法重點上有所不同,但近年來,交通的便利已使得點心的流通較往日稀鬆平常,尤其是在台灣,要同時品嚐到中國南北點心,甚至是日本和果子,都已經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這對我們來說,真是身為現代台灣人的一大福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