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Q 如何掌握「炒」的技巧?

A 快炒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烹調動作,但往往一道菜因為食材熟成程度不一,且特性也不同,所以要好吃必先作妥善處理。其重點在於食材須事先經過處理熟成(汆燙、過油)後,將所有食材在鍋中用大火以最短的時間完成烹調。
  一般說來,如果肉類是切絲的,就醃上適量的太白粉(可使肉質滑嫩)後過油。如果肉需切塊狀的話,就醃上太白粉(或醬油)後,以中火炸至肉塊軟且嫩、熟,最後與其他的食材大火快炒即可。蔬菜類則需要在大火快炒前,記得多加一點水,以免焦鍋。
  至於秘訣嘛!很簡單,將已處理好的所有食材及調味料全部下鍋後,開大火快速翻炒數下,即可大功告成。

Q 炒菜的程序為何?
A
1. 首先將蔥、薑、蒜、辣椒等辛香料下鍋爆香,再依序放入其他材料。
2. 一般來說,雞、鴨、豬、魚切好後,進行醃料,再給予過油至約7分熟,最後才快炒。而蔬果的部份,則採多加一點水、油,先爆炒辛香料,再大火翻炒數下即可。

Q 如何辨識真正的老蘿蔔乾?
A 將洗淨的老蘿蔔乾與雞同燉約1小時後,將蘿蔔乾撈起察看,若蘿蔔乾呈淡色,即為品質較差的,若久煮後仍保持厚黑色,即為真正的老蘿蔔乾。





客家常用食材蒐集

  客家族群擅長將食物用「醃漬」和「曬乾」的方式保存下來,他們利用鹽或其它作料去揉、壓、醃泡食材,或將食材經過太陽曝曬,以延長它的賞味期限。醃漬時間則依各種食材之特性而有不同,從數天到數周甚至數年都有,目的在使食材產生鹹味或酸味,舉凡豆腐乳、醬冬瓜、黃豆醬、蔭瓜、脆瓜、酒糟、蘿蔔乾、蘿蔔絲、高麗菜乾、福菜、梅乾菜、花椰菜乾、筍乾、醬冬瓜、醬黃蘿蔔、黃豆醬、漬嫩薑、醃甕瓜……等,都是客家料理上常用的醬料及食材,拿來搭配肉類、海鮮或蔬菜烹調,風味絕佳。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