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白麻油
麻油依種類不同可略分成三種,第一種是由白芝麻提煉而成的「白麻油」,白麻油適用於炒菜、煮湯、拌香的佐料,一般作為爆香食材的調味料,或是加醬油調成水餃沾醬,也可直接淋在湯上增添香味。

香油
第二種是「香油」,也稱麻油,以白麻油或黑麻油加上沙拉油就成了香油,大多做為調味之用,用在烹調料理起鍋前,灑上幾滴增加香味以及亮澤之用,通常是用來作拌湯、拌菜調味使用。

黑麻油
第三種是本書所使用的「黑麻油」,黑麻油是從黑芝麻中提煉而成,因台語發音,黑麻油又稱「胡麻油」,比較之下,黑麻油顏色呈深褐色,比白麻油更深黑,屬性較熱,因此黑麻油通常拿來作為進補使用,可用來滋補、調養、強身,或用於製作麻油雞、燒酒雞、三杯雞等料理,黑麻油對女性而言,是生產養身的一大補品,也是女人產後坐月子的必需品。

因麻油屬於較燥熱、易上火之食物,因此若感冒、發燒、咳嗽或喉嚨發炎者,應避免食用麻油製品,否則容易使體內熱氣更多,造成喉嚨更加難受,讓喉嚨有緊縮之感。

認識薑種
同一株的薑可分為老薑、中薑及嫩薑,老薑為最底部,又稱「薑母」;中薑為中段的部分;而嫩薑即最上頭最幼枝的部位,又名「子薑」、「紫薑」;每種都可依不同作法入菜或入藥。而薑的應用極廣,多半可生吃或是熟食,醋浸、醬漬、鹽醃均可,一般是將嫩薑加以醃漬後食用;而老薑則多入藥或是用來與補品熬燉,原因在於老薑比較燥熱,可促進血液循環,驅逐體內寒氣,故常搭配在麻油料理及藥燉湯頭中使用。

老薑保存
老薑選購時以不皺縮枯萎、不腐爛者為佳,保存方法為老薑不適合冷藏保存,因為容易使水分流失,若沒有切過,可放在通風處保存,或置於土壤上,讓其繼續生長,另一種則是炸起來保存。在選購上,嫩薑以塊莖潔白飽滿,具香氣且無腐爛者為佳,嫩薑應用保鮮膜包起,置於冰箱保存。薑只要切過,切口就必須用保鮮膜包上,放入冰箱冷藏,最好於二星期內使用完畢。

米酒種類
米酒對於台灣民眾的重要性,主要是用來料理、中藥、坐月子等日常生活中的需要。有玻璃瓶與塑膠瓶兩種,玻璃瓶的米酒濃度約在25%左右,無保存期限;而塑膠瓶濃度只有19.5%,可存放約1年。
以台灣菸酒公司出產的米酒來說,分為料理米酒與紅標米酒,其生產流程相同,僅差在料理米酒添加了食鹽。在本書麻油雞的烹調料理上,因加入大量米酒,料理中避免加鹽,大量的酒會讓鹽變苦,所以製作時一定要用紅標米酒,千萬不要使用料理米酒,否則酒裡的鹽巴會產生苦味,影響口感。

產後進補米酒水
此外本書食譜製作方法是給一般大眾都能習慣吃的,如果是婦女產後進補,只要將食譜中的水,改成相同份量的米酒水即可,一般習俗中,產後不可喝水,所以所有需要用到的水分皆以米酒水替代。

備註:米酒水可以自己製作,以三瓶米酒用小火煮成一瓶水即可,或是使用菸酒公司販賣的米酒水。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