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燉湯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似乎只要將所有食材放入其中,隨手按下電鍋開關,等開關跳起就可以品嚐。但事實並非如此,燉湯看似簡單,可是其中仍有一些關鍵性的小訣竅,掌控這些關鍵點,可是能夠讓你的湯品加分不少喔!

關鍵1. 選材要新鮮
選的材料要新鮮,特別是燉煮的主角---排骨、雞肉、豬腳、魚類等,燉煮出來的湯頭才會鮮美。另外,使用的肉類不要選太肥的部位,像是雞翅、雞腳、排骨、豬腱、瘦肉等都很適合,煮出來,才不會整鍋都是油,吃起來不爽口。

關鍵2. 前置處理要乾淨
之前的處理包含將所有的食材、藥材洗乾淨、汆燙。中藥都是利用太陽曝曬,過程總會沾染塵土,一定要先用水沖洗過。至於肉類汆燙過,主要可以去血水,煮出來的湯頭才清、鮮甜,不會帶有腥味及雜質。另外,汆燙後的肉,也別忘了先以冷水沖洗乾淨。

關鍵3. 冷水入鍋
一定要放冷水慢慢加溫,因為如果一開始水溫度太高,會造成肉質表面肌肉收縮,使得肉的獨特鮮味不會釋放到湯頭裡,煮出來的湯頭就會少了幾分鮮味。

關鍵4. 燉煮時間要足夠
燉煮時間夠長,食材才會熟透好吃,一般都是電鍋外鍋加2杯水,再燜20分鐘就足夠,但會隨食材的不同而有所增減,像是豬腳需要較長的時間;魚肉類則時間減半。切記千萬不可漏了燜的步驟,燜是利用蒸氣達到更熟爛的目的。

關鍵5. 撈出雜質
熬煮湯頭的過程多少會有油水或是雜質跑出來,記得在品嚐前,先把這些會破壞湯品質感的浮沫清除,除了讓湯更清澈透明外,也不會吃到過多的油,才能達到健康補身的意義。

關鍵6. 最後調味
調味料一定要最後放,特別是鹽,先放會使肉的蛋白質收縮,造成肉質變硬、不易軟化,造成煮的時間再久,肉的鮮味也不會融入到湯裡。除了鹽之外,還可以在湯裡放一些米酒以達到去腥的效果。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