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醬料國度的幕後功臣
醬料國度的幕後,有許多打天下的功臣。少了它們,醬料國度就完全不存在。我們在這裡介紹最重要的一些幕後功臣,越瞭解它們,你的醬料之旅就會越成功。

純釀醬油
純釀醬油是以傳統釀造方式釀成,價錢昂貴,但味道甘醇,豆味香濃。以黃豆和小麥為原料,先將黃豆浸漬蒸熱,同時將小麥烘焙再磨碎,然後將兩者混合加入特別培養的種麴,在攝氏28∼30度的環境下,慢慢製成醬油麴。接著在醬油麴中拌入鹽水,經過了七天,就會變成醬油醪。這個醬油醪會漸漸發酵成熱,而整個發酵所需的時間約在半年以上。最後才是用壓榨的方式將固體與液體分開,液體部份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生醬油,生醬油必須經過殺菌的過程,才會裝瓶變戶我們所看到的醬油。

蔭油
蔭油的釀造方法,其實就和純釀醬油差不多。不同的是,它使用黑豆取代黃豆來做原料。而且蔭油製作到後來,還會分離出固體的豆豉,風味奇特,較一般醬油更為甘甜,很適合拿來製作許多台灣小吃的醬料。



陳年醬油
它的特殊之處,在於釀造的時間特長。我們一般的醬油醪,大約只要半年就能發酵成熟,但陳年醬油卻得放上二到三年的時間,味道甘醇,且更為純淨,所以價格也就特別昴貴。

薄鹽醬油
這種醬油的鹽份含量,大概只有普通醬油的一半,但醬油香味毫無減損,對於有慢性心血管腎臟疾病者,在飲食必須控制鹽量攝取的人比較適用。使用薄鹽醬油和減少醬油用量的意義其實並不一樣。因為減少醬油的用量雖然在鹽份的攝取上也會減少,但相對地,食物中醬油的香味也會減半,使用薄鹽醬油就沒有這樣的缺點。不過薄鹽醬油的鹽份既然降低,自然保存的時間也會變短,應特別注意。

無鹽醬油
無鹽醬油中幾乎是不含鹽的。它之所以會有鹹味,是因為添加了氯化鉀等成份。這種人工合成的醬油,最好依照營養師或醫師的建議才能使用。

白醬油
白醬油是因為釀造的時候所加入的醬色較少所造成的。基於烹調上的需求,往往我們希望能保存食物的原色時,就可以考慮使用白醬油。用作冷盤沾醬,或不想上色的滷味,都很適合。

生抽和老抽
生抽、老抽是廣東話,指的是淡色醬油和深色醬油。生抽顏色較淡、味道較鹹,一般被拿來用做烹調用。老抽是深色醬油,顏色較深,嚐起來卻沒那麼鹹,一般被用做滷肉上色之用。
  

此外,還有許許多多用途不同的醬油,不過基本上它們都是運用以上介紹的這幾類醬油,再搭配不同的調味料去製成的,譬如常用的烤肉醬和辣醬油等都是。雖然說醬油的分類複雜,但是在使用醬油調製醬料時所秉持的原則很簡單,就是要讓醬料帶有鹹味。至於要選哪一種醬油,就完全看口感和香味上的要求了。因此,多瞭解醬油對烹飪其實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