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一般觀念中總認為鹽和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味道。其實當我們調醬料的時候,大部份只有在放了糖的情況下才會放鹽。換句話說,鹽是用來提味用的,也就是放一點點鹽,可以讓醬料裡面的酸甜味更明顯。

味精
現代人說到味精,大都敬而遠之。其實在醬料國度裡,味精還是被大量使用的,只不過所使用的味精從傳統的化學味精,轉變成天然的柴魚味精。調製醬料的時候不是直接把味精和所有材料一起調勻即可,因為柴魚味精還是要經過烹煮才會入味。換言之,需要熬煮的醬料,才能加入味精。如果真的不喜歡味精的話,可以加入少許冰糖,和柴魚屑及其他材料一起熬煮醬料,也可以有同樣的效果。


糖在調製醬料的時候也是非常重要的材料。一般最常被拿來使用的有砂糖、細砂糖、細白糖、果糖、蜂蜜、麥芽糖等。如果醬料需要熬煮的話,最好用砂糖(赤砂),因為砂糖經過熬煮後會有一種略帶焦味的蔗糖香,可以讓整個醬料多了一種很自然的風味。

在來米、太白粉
有許多醬料需要加入在來米粉一起熬煮,讓整個醬料呈現像醬糊一樣的糊狀;也有許多醬料需要加入太白粉芶芡,讓整個醬料呈現透明的粘稠感。

蕃茄醬
因為蕃茄醬是已經調味過的東西,所以蕃茄本身的風味反而不明顯,而在醬料中使用蕃茄醬,最主要是為了製造醬料的濃稠感,其次是為了調色。紅紅的醬色,總是可以讓人胃口大開。

甜辣醬
甜辣醬是老少咸宜的流行醬料,可當作水餃、天婦羅等清蒸、水煮食物的沾醬。如果拿來沾油炸食物,就會太膩。由於甜味可以緩和辣的刺激,所以甜辣醬比一般辣味醬容易入口,但是辣味可以殘留在口腔的時間較久,等到甜味過後,就會感受到辣味的後勁。

沙茶醬
沙茶醬是用扁魚、蒜頭、辣椒等調製而成,沙茶醬因為在炒的過程中,吸收了很多油,而且裝罐之後,油份會慢慢分離出來。所以愈新鮮的沙茶醬,看起來油份比較少,不新鮮的沙茶醬油都分離出來了,所以看起來油比較多。


酒在調製醬料的時候有畫龍點睛的功能。其實醋或是味霖本身就已經有酒的效果,再加入酒會讓整個醬料發酵的感覺更重。一般我們在調製醬料時常用的酒是米酒和葡萄酒兩種,通常和肉或魚類有關的醬料可以加一點米酒,讓肉吃起來有米發酵的香味,同時也減少魚或肉的腥味。

甜酒釀
甜酒釀是用米發酵成的,也是一種膠狀的酒母,可以用它來釀酒。在烹調上,甜酒釀的功能和米酒差不多,它可以去腥,也可以增加蔬菜的甜味,所不同的是,甜酒釀的味道更香。而它的甜味也比較適合甜食的烹調。

月桂葉
月桂葉有另一個名字叫「香葉」,因為它有濃濃的香味,所以是去除肉臭效果相當好的香料。很適合在烹調肉類的時候,或者是調製肉類的沾醬加一點進去。但是因為它的味道很重,所以也不能加太多,否則會蓋住食物的原味。



味醂
酒精不足1%,味醂是日本料理中重要的調味料,有去腥和凝固蛋白質的功能,讓肉類不管在味道或形狀都更好。用於燉煮燒烤均可,特別是大家喜歡吃的炸天婦羅,裡面的透明沾料就是味醂。有人用米酒取代味醂,認為味道更好,但也有人認為使用米酒的色澤不如味醂,也失去味醂的發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