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點心篇
北方人大約從清朝開始便把點心喚作「餑餑」,故販售糕點的店舖便叫「餑餑鋪」。其中北方點心又以北京的宮廷糕點最為有名,自遼、金在北方建都以來,各個朝代皆有佳品的誕生,而原本豪邁粗製的北方點心,更在滿清於北京建國後,因皇室對御膳房糕點的崇高要求,逐漸改頭換面成今日的精緻模樣。
本篇中收錄15種坊間常見的御膳房點心,過年嘛,讓您體會一下深宮內院的御膳點心,嚐嚐慈禧太后老佛爺過年享受的是什麼樣的人間美味!
驢打滾
材料:
1.圓糯米2杯、水2杯
2.豆沙餡300公克
3.熟黃豆粉200公克、黑糖蜜少許
作法:
1.將圓糯米洗淨,泡水2∼4小時,瀝乾水分,再加入2杯水放入電鍋內煮熟(方式與煮飯相同)。
2.糯米飯趁熱用棍子搗爛,待涼後分成3份,每份各舖平成厚0.3公分的長方形片狀。
3.在每片糯米飯片中間放上100公克的豆沙餡,舖平成長條形,將糯米飯片捲起成圓柱形(豆沙餡包在裡面),依序做好3份,放入冰箱冷藏1∼2小時。
4.冰涼後取出切成每段3∼4公分長的圓柱狀,外表裹上熟黃豆粉,淋上黑糖蜜即可。
小記事:驢打滾是北平傳統風味的小點,俗稱"豆麵糕",外邊裹著一層棕黃色的豆麵,斷面可看見黃色的米麵環繞著褐色的豆餡,因為外型狀似在黃沙滾滾的土地上打滾的驢子,且在從前農業社會的北平,驢子扮演了重要的磨麵角色,故又名“驢打滾”。
|
鮮奶酪
材料:
1.細砂糖80公克、果凍粉10公克
2.鮮奶800公克、鮮奶油200公克
3.芒果 2顆
作法:
1.先將材料1拌勻備用。
2.將鮮奶與作法1材料拌勻,用小火煮至90℃,離火。
3.再加入鮮奶油拌勻,倒入模型中,待涼後冷藏凝固。
4.將芒果洗淨去皮,取果肉放入果汁機中攪打成濃稠的芒果汁,取出凝固的鮮奶酪,淋上芒果汁即可。
桂花涼糕
材料:
1.圓糯米2杯、水2杯
3.紅豆沙200公克
4.桂花糖蜜少許
作法:
1.將圓糯米洗淨,泡水2∼4小時,瀝乾水分,再加入2杯水放入電鍋內煮熟(方式與煮飯相同)。
2.糯米飯趁熱用棍子搗爛,待涼後分成2份,每份各舖平成厚0.3公分的長方形片狀。
3.在每片糯米飯片中間放上100公克的紅豆沙,舖平成長條形,將糯米飯片捲起成圓柱形,依序做好2份,放入冰箱冷藏1∼2小時。
4.冰涼後取出每4公分長切成一段,淋上少許桂花糖蜜即可。
備註:桂花糖蜜的作法即是用黑糖80公克、麥芽糖40公克、蜂蜜30公克、桂花醬少許(視個人口味)、水70cc,用小火一起熬煮成濃稠狀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