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一頁 下一頁 |
![]() ![]() ![]() |
在順利完成觀光餐飲的培訓課程後,發現自己對點心烘焙有濃厚的興趣,因此想再參加烘焙班的專業訓練,烘焙班一向相當熱門,只有30個名額,但幾乎每期都有將近300人報名,必須經過嚴格的篩選及面試才能入選。由於北訓的課程完全免費,主要是為了培訓有心朝業界發展的人才,為了避免浪費國家資源,通常是剛畢業的年輕人較易取得資格,因此明裡老師很擔心像自己這樣年屆35歲的已婚婦女,會被當成是沒潛力的歐巴桑而慘遭淘汰,所幸明裡老師在觀光餐飲班的恩師謝伯彥先生很欣賞她的熱忱與企圖心,將她大力推薦給烘焙班的老師,使她獲得更進一步的研習機會。 因為機會相當難得,所以格外珍惜,明裡老師笑說在當時每週6天、每天9小時的密集培訓課程中,她一直戰戰兢兢地努力學習,甚至每晚回家後都還會用家中的小烤箱,反覆試做著今天在課堂中沒做成功的糕點,認真的程度常被家人批評為走火入魔,但依然甘之如飴,充分享受著烘焙的樂趣。 獨排眾議的烘焙烘焙之夢 結訓後明裡老師曾在五星級飯店工作過一段時間,不過由於大飯店的分工精細,每天只能做些分切蛋糕及包裝的瑣事,加上當時重男輕女的職場觀念,讓她苦無發展機會,因此便當機立斷的離開了。在經過一段沈澱期後,明裡老師靈機一動,打算在中秋節前夕販售精緻的廣式月餅,頗有行銷天分的她,以半威脅半利誘的方式"強迫"丈夫公司的上、下游廠商訂購她的月餅,又規定做生意的弟弟必須包下100盒月餅以示姊弟情深,就這樣一口氣接了2000盒的訂單。 接著她就開始進行籌備的工作,從月餅試做、包裝到印製商標等全部一手包辦;還瞞著人在大陸的丈夫,將透天厝的住家1樓改造成小型工廠,因為她知道夫家的人都希望她早日打消烘焙之夢,回到電子工廠幫忙,要是看到她"拆房子"的瘋狂舉動一定會加以阻攔;果然丈夫返家後大為震怒,婆家的人也不斷地數落她"食無三把蕹菜,就想上西天"! 面對眾人反對的聲浪,明裡老師抱著自立自強的決心,發揮之前做生管時安排人力及生產流程的專長,請了幾位有興趣的鄰居來幫忙,以分工合作的生產線方式,在1個月內完成了她的創業處女作,沒想到頗受好評,而且扣掉人事、材料、機器設備及房屋整修的費用,竟然還有40多萬的利潤。這次成功的經驗讓明裡老師信心大增,也使家人從勸阻、潑冷水的態度逐漸轉化為默許、支持,從此她便以"王媽媽烘焙坊"的名義,經營起自己衷心喜愛的糕點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