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真空包比現場叫賣更好賺
吳家鼎邊趖聲名大噪於一九九五年,當年應邀參加「中華美食展」不但為百年吳家走出基隆廟口預留伏筆,更堅定了吳吉祥打響「百年吳家」品牌、成為台灣家喻戶曉特產小吃的決心。
吳家鼎邊趖在無心插柳下參加了中華美食展,卻沒想到因此加快了事業發展的腳步。參加展覽前的準備期間,因為一個「想提供客人回家食用」的念頭,吳吉祥與親友因此誤打誤撞接觸到所謂的「真空包裝」。 甚至,為方便展場民眾購買與食用,也為了增加產品的曝光量,雖然沒有前例可循,吳吉祥還是選擇嘗試訂製真空包裝袋,並且加印上「吳家鼎邊趖」的字樣。抱著試試看心態,在銷售手法上做了點小改變,卻沒想到四天的展期下來,突發奇想的「創意外帶包裝」的銷售量竟然與展場內的食用數量相去不遠。
展期後,「賣外帶包比站在廟口一整天賣的還有賺頭!」的心得觸動著吳吉祥,經過這次的開眼界,「走出基隆廟口,到路邊攤以外的世界看看」的念頭更成為吳吉祥一心實現的目標。
美食展打響了吳家鼎邊趖的名號,回到基隆本店,吳吉祥開始了創新變革的實際作為。首先,將每天超時工作達十六小時的人手區隔為「兩班制」,一班工作八小時。當時,要不是透過加薪利誘,請資深員工自願投入晚班經營,根本沒有人能接受吳吉祥提出的雙班制。
「每個人都在問,頭家,這樣做有比較好嗎?」吳吉祥回憶起當時員工們的疑惑。員工都不能理解,為什麼薪資從原本的十六小時縮減一半。經過數個月的磨合與適應,員工才終於體會到:工作定時後,工作效率竟因此提高,而在業績逐漸增加之後,薪資縮水的問題也煙消雲散,員工接受了雙班制,對初接手經營家族事業的第三代而言,無疑是獲得肯定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