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粉絲團 1000篇飲食文化專題
上一頁 下一頁
 
好吃的飯糰飯
在台灣,最常使用也是最普遍的米種可分為三類:糯米、在來米、蓬萊米。
糯米適合做年糕、湯圓、米糕、粽子等。在來米口感稍微有點鬆硬,多被拿來製成米粉、碗粿和肉圓。蓬萊米口感比較軟且有點黏性與彈性,是我們平常吃飯最普遍的米。
一般說來,只要是含水量多、帶有黏性的米,都可以用來製作飯糰與壽司,而市面上所販售的壽司米,是去榖糠、胚芽與雜質精製而成,米粒較白且短小,含水量多,黏性大且口感Q軟,所以不論是拿來製作飯糰還是壽司醋飯都非常適合。
TIPS
*搓米時不可太用力,時間也不可過長,否則會破壞米中的維他命B1和纖維素。
*水量與米量的比例,可依個人喜好飯的軟硬程度自行稍微增減。
*也可以利用紗布來瀝乾米的水份和靜置。
1.取適量米放置盆內,用水沖洗。水倒入時,用手快速輕輕攪拌米粒,沖洗過後的洗米水立刻倒掉,如此重覆2次。
2.倒入少許水,用左手順著一定方向慢慢轉動盆子,右手則輕輕均勻抓搓米粒。
3.將米放到篩網上瀝乾水份,靜置30分鐘∼1小時。 4.將米放入電鍋中,水量與米量的比例為1.1:1,即可開始炊煮。 5.煮好的飯先不要開鍋,讓飯再燜個10∼15分鐘,使米粒的口感更能發揮出來,這樣一鍋好吃的飯就出爐啦!等到飯稍涼時就可以捏製飯糰了。